针对山区县受区位劣势影响,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难,引进人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上杭县转变引才思路,创新“团队式”引才方式,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发力,逐步形成“引进一个团队、激活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促进一方经济”的良好局面。该经验做法今年在全国县(市、区)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推广。
一、精准“引”,“有的放矢”招引团队。 锚定主导产业,抢抓发展机遇,变产业优势为人才竞争优势,破解“引什么人”“从哪里引”难题,一是立足产业布局引。抢抓“双碳”背景下电化学储能和人工智能浪潮等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布局锂电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两个细分战新产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招引人才团队,实施一批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推动新材料产业产值从零到265亿元。二是紧抓产业转移引。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地创新要素溢出、人才流动,通过“双招双引”,引进年产值近亿元、符合上杭产业布局的人才项目15个、专业技术人员70余名,覆盖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其中:从深圳引进落地的光电线缆辅材新材料生产项目成长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线缆用聚烯烃类防水填充胶为国内首创全填充式微米级缝隙防水技术产品,获省石墨烯基金战略投资。三是借力“对口合作”引。用好与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合作契机,建立定期对接机制,成立招才引智服务社,发布人才、技术需求,对接丰富科教资源,变“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晶旭半导体引入中山大学光电芯片制备技术团队,公司落户不到三年,建成全球首条超宽禁带半导体高频滤波芯片生产线。
二、精细“育”,“筑巢引凤”培养团队。坚持“以平台聚人才”“用平台育人才”,大力建设适应人才发展需要的各类平台。一是搭建事业平台。坚持给予人才团队的“主人翁”地位,让团队带头人担任高层职务,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把企业当事业,与事业共成长。比如,引进中国核工业团队,让团队领军人才担任德尔科技的总经理;引进广东佳博团队,让团队带头人担任紫金佳博总经理。二是密切校企平台。密切人才团队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达成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荐立项中科院产学研合作项目9个。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定制培育团队所需人才,为团队强化人才储备。三是做强科研平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9个,成功打造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平台立体体系,让人才团队创新有平台,成果转化有载体。14个人才团队依托上杭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4项,省级科技计划课题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13.66亿元。
三、精彩“用”,“制度赋能”用好团队。健全企业内外三项机制,全方位支持团队自主创新,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一是企业内部实施集中攻关机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集中攻关机制,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其中,德尔科技引进的核工业团队高端电子级气体项目获国家科技02重大专项立项,其他企业共获省级以上科技重点专项54项,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或国产替代产品。 二是企业之间实施联合攻关机制。鼓励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织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及人才团队,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1+1>2”的效应。三是企业外部实施以赛促创机制。推荐团队参加官方创新创业大赛235项,通过官方赛事评比,鉴定技术成果先进性,在此基础上提升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4项,其中德尔科技、晶旭半导体分别获科技部主办的首届和第二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全省唯一。
四、精心“留”,“无忧服务”留住团队。坚持政策留人、服务留人、感情留人,打造人才团队住房优居、配偶优待、子女优学、医疗优享、资金优助“五优品牌”。一是真金白银礼遇。深化“资本+产业+人才”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每年投入3000万元兑现政策。坚持契约精神,全额兑现,及时兑现。设立全市首个基金集聚区,引入25家基金,拉动115.3亿元社会资本用于研发投入。探索股权留才模式,建立全员持股、技术入股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二是真招实举厚待。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推动县城优质小区作为人才房配售房源,在各园区建设人才公寓、周转房等1300多套。巩固“营商环境百强县”成果,建设县城优质人才、人才主题学校,开通医疗绿色通道。三是真心实意呵护。建立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人才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容错免责机制,保护创新创业积极性。优先推荐提名高层次人才作为县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人选8人,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参评各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县委组织部)
主管: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主办: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地址:福建省上杭县北大路83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3132762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3705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gzxsh@163.com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31203号闽ICP备14012025号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68号
Copyright © 2012 - 2016上杭新闻网站长统计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313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