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背景
“供销农场”水稻生产全托管模式由龙岩市供销社牵头打造,2022年在长汀县河田镇开展水稻全程托管服务改革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被写入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市委一号文件,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部署要求“推广‘供销农场’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改革经验、打造‘供销农场’龙岩模式”,2023年,上杭开展“供销农场”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模式改革试点。
二、创新做法
(一)推进集中托管。探索“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中心”的生产托管模式,宣传、引导、发动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将水稻生产中的育、耕、种、防、收、烘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供销农场”模式“整片推进、整村推进”。
(二)组建运营中心 。组建上杭县“供销农场”运营中心,与乡镇对接落实托管需求,推动村级组织土地,及时传达开展“供销农场”建设的扶持政策,宣传发动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托管。培育具有3000亩全托管能力的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制定服务标准、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
(三)培育社会化服务中心。充分整合全县现有农机设备资源,通过全新组建、联合发展、能力提升等方式,按照“四有”(有团队、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要求,培育龙岩市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杭县智农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上杭县庐丰畲民福农业专业合作社等3家服务组织作为“供销农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服务范围、服务责任、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为试点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水稻生产托管服务。一是全托管服务模式(即“包工包料”模式)。由社会化服务中心统一实行育、耕、种、防、收、烘、销等全程化管理,并承担所需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土地产出收益归农户所有,社会化服务中心按照合同约定收取全托管服务费用。二是劳务托管模式(即“包工不包料”模式)。村级土地托管合作社或农户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育秧、耕田、插秧、统防统治、收割、烘干等主要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中心统一服务;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及所需劳务由农户另行承担,农业收获归农户所有,社会化服务中心按标准收取服务费用。
(四)推广智慧服务平台。推广智慧农业数据监管平台,推动农机作业记录实时监控、农机管理、生产托管服务对接、合同签订、服务验收等环节的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提高农机服务效率和质量。
(五)打造品牌拓宽销路。完善“供销农场”水稻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借助穗龙对口合作契机,加大“都瑞康”“蓝家渡”等本地大米品牌宣传力度,发挥供销社经营网络优势和流通渠道优势,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商超、学校食堂等单位广泛开展合作,拓宽“供销农场”大米销售渠道。
三、主要成效
(一)解决种稻缺少劳力难题。农村务农人员及技能型人才短缺,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留守务农的大多是老弱妇孺,他们不愿意长期流转土地,短期流转又没人要,抛荒撂荒现象比较突出,用工成本上涨较快,生产压力增加,产能受限,“供销农场”为农户提供育、耕、种、防、收、烘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水稻生产服务,通过全程机械化,有效降低人工投入。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蓝溪、庐丰、中都、白砂、旧县、通贤、官庄等7个主要种粮乡镇为“供销农场”试点乡镇,签订14498亩水稻种植托管协议。
(二)实现水稻生产“降本增效”。“供销农场”聚焦水稻生产经营薄弱环节和小农户需求,着力解决水稻生产小农户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通过规模化生产,有效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实现水稻生产“降本增效”。
(三)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通过“供销农场”粮食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服务质量优、服务规模大、生产运营规范、社会声誉良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推广一批农业高效益、组织有营利、农民得实惠的“供销农场”发展改革典型。(上杭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主管: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主办: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地址:福建省上杭县北大路83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7-3132762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7-3293705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gzxsh@163.com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31203号闽ICP备14012025号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68号
Copyright © 2012 - 2016上杭新闻网站长统计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597-3132762